跨云容灾
华为和AWS容灾
跨可用区容灾
不同AZ间容灾
双保险
双平台备份提升业务韧性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企业的发展与数据紧密相连,数据安全成为企业稳定运营的关键防线。然而,勒索病毒的威胁如同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此次要分享的,便是一家马来西亚上市公司在遭遇勒索病毒攻击后,凭借创新解决方案实现逆袭的客户成功案例。


一、项目背景
(一)平静中的危机潜伏
2024 年年初的一个普通工作日,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某投资控股公司如往常一样,沉浸在忙碌而有序的工作节奏中。应付账款专员哈菲兹像往常一样,在堆积如山的月末付款申请中忙碌着,屏幕上打开了七个 Excel 窗口。此时,一封标红的 “紧急” 邮件打破了平静,邮件看似来自官方电子发票系统,主题为 “【最后确认】INV-SGP-48765 修订版(滞港费预警)” 。哈菲兹没有留意地址栏中隐藏的可疑子域名,按照提示下载并安装了 “阅读插件”。殊不知,这一操作,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场数据灾难悄然降临。
(二)灾难突袭,损失惨重
几个小时内,公司财务部多台电脑接连出现文件被锁定提示,近 90% 的关键财务数据被加密。勒索软件通过邮件附件伪装发起攻击,虽因 IT 团队及时切断网络,将影响控制在财务部门,但财务系统已遭受重创。
(三)传统灾备体系的 “无力回天”
事故发生后,IT 团队迅速按照传统灾难恢复流程展开抢救行动:隔离受感染系统、评估损害范围、检查备份存储可用性、从备份中提取数据、手动重装操作系统和关键应用、应用安全补丁,并逐一验证配置等。但传统灾难恢复流程严重依赖手动操作,效率极其低下。更糟糕的是,备份系统虽未被勒索软件直接加密,却因与生产系统共享网络,部分元数据受损,导致恢复不一致。加之缺乏演练和人为操作失误,数据恢复难度直线上升。
经过 110 个小时的艰难奋战,团队才勉强让系统重新上线,可最终仅恢复了 60% 的关键数据,剩余 40% 的数据永久丢失。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公司在灾难恢复体系设计上的多个盲点,如备份数据与生产系统紧耦合,缺少物理与逻辑隔离;恢复流程缺乏自动化设计,无法快速应对紧急状况;跨区域、跨平台弹性不足,难以迅速调动冗余资源应对危机等,还让公司遭受了巨大的业务损失和客户信任危机。


二、解决方案
(一)核心系统上云,筑牢弹性根基
恰逢《2024 年网络安全法》(第 854 号法案)正式实施,公司管理层痛定思痛,决定重构灾备体系。IT 团队首先选择将核心业务系统迁移至华为云马来西亚区域,借助云平台的安全隔离、资源弹性和 API 驱动能力,逐步完成从传统虚拟化架构向云原生架构的过渡,优化企业基础架构的弹性,为后续的灾备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跨可用区灾备,实现快速接管
为提升核心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团队在公有云的另一可用区搭建了完整的灾备系统。引入 HyperBDR 技术,其与云平台完美结合的自动化资源编排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旦主业务系统不可用,可一键在备份环境接管,业务恢复时间被压缩到 5 分钟级别。
此外,为确保灾难发生时能高效恢复业务,项目团队制定了标准化的演练计划,每月进行一次全流程测试,并通过仪表盘实时监控恢复时间、数据一致性与系统可用性,保障演练结果可溯可审。
(三)异构云容灾,构建双重保障
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 “跨云容灾能力”,企业利用 HyperBDR 在 AWS 部署了另外一份独立的副本,形成创新的跨云容灾架构。尽管维护两个平台会带来一定管理复杂度,但考虑到极端情况下云厂商服务不可用的风险,公司认为这是为数据安全增加的一道 “逃生通道”。
团队经过权衡,选择配置跨云数据同步频率为 30 分钟,在满足合规要求的同时兼顾了成本控制。基于 HyperBDR 与华为云和 AWS 的深度对接,跨云容灾难度大幅降低,增量同步机制确保 AWS 上的副本保持关键业务数据的同步一致,在面对更极端场景时,可快速在 AWS 恢复生产服务,有效避免 “全平台不可用” 的单点风险。


三、客户收益
(一)业务韧性显著增强
新的灾备体系实施后,跨云容灾策略有效避免了单点故障,公司整体数据安全保护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常规的容灾演练,IT 团队应对极端场景的信心大幅增强,在面对潜在风险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保障业务的稳定运行。
(二)合规性全面达标
新的灾难恢复策略完全符合《2024 年马来西亚网络安全法》的要求,同时满足了审计要求,使公司在合规运营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避免了因合规问题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三)投资者信心提升
公司优先考虑双层保障的网络安全和灾难恢复措施,超越了行业最佳实践,向投资者展示了其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为公司未来的融资和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通过本次灾备体系重构,该企业成功摆脱了对单一平台和传统架构的依赖,极大地降低了勒索软件攻击的风险,全面提升了业务连续性能力与 IT 响应效率,为未来的业务扩展与风险应对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如 IT 基础设施总监林先生所说:“这次重构让我们不再只是满足于‘能恢复’,而是开始主动思考架构的前瞻性,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备份,而是一种可验证、可控、可演进的韧性。” 这一案例也为其他企业在应对数据安全挑战、构建高效灾备体系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案例描述
背景:2024 年初,马来西亚某上市公司遭勒索病毒攻击,90% 关键财务数据被锁,传统灾备恢复效果差。
方案:核心系统上云,跨可用区灾备并每月演练,在异构平台(AWS)建立容灾副本。
收益:业务韧性增强,合规达标,提升投资者信心,降低风险。
为您推荐

关于我们

万博智云,国内领先的智能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基于异构AI算力与混合云的编排能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高效的支撑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引擎,构建覆盖算力编排、业务无感迁移、混合云容灾,多云成本优化等全栈解决方案。依托可进化的智能数字底座, 助力企业筑牢创新根基,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与数字化能力升级中持续领跑行业。
www.oneprocloud.com.cn
准备开始试用我们的产品了吗
准备开始试用我们的产品了吗
点击试用

内容推荐

云容灾解决方案: HyperBDR+华为云,实现高自动化、低TCO的容灾保障

云容灾解决方案: HyperBDR+华为云,实现高自动化、低TCO的容灾保障

本文深入解析如何利用HyperBDR与华为云打造高效自动化容灾解决方案。了解该方案如何通过“无主机同步”和“一键恢复”等技术,大幅降低容灾成本和运维复杂度,实现分钟级的容灾备份,保障企业业务连续性。
云容灾落地指南:华为云主备容灾RTO和RPO最佳实践

云容灾落地指南:华为云主备容灾RTO和RPO最佳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华为云上主备容灾RTO与RPO的最佳实践,帮助企业构建高效、灵活的灾备体系。
全球峰会亮点:HyperBDR云容灾和HyperMotion云迁移在埃及、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的峰会亮相

全球峰会亮点:HyperBDR云容灾和HyperMotion云迁移在埃及、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的峰会亮相

万博智云HyperMotion云迁移与HyperBDR云容灾产品亮相埃及、墨西哥和马来西亚全球峰会。本次亮相彰显万博智云在全球市场的拓展步伐,并深化与合作伙伴的生态合作。了解其如何通过高效的云迁移与云容灾解决方案,助力全球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容灾到对象存储,能降低多少灾备成本?以华为云容灾为例

容灾到对象存储,能降低多少灾备成本?以华为云容灾为例

容灾成本居高不下?本文以华为云为例,深入解析将云容灾数据备份至对象存储如何大幅降低成本。揭秘HyperBDR“无主机同步”技术,对比传统方案,详解如何通过创新容灾备份策略,实现高达98%的成本节约,同时保障业务连续性。
灾备科普: 为什么我们选云容灾而不是容灾备份一体机?

灾备科普: 为什么我们选云容灾而不是容灾备份一体机?

本篇文章对比分析云容灾与传统容灾备份一体机的部署周期、成本结构、自动化能力和适用场景,帮助企业理解为何云容灾成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更优选择。
万博智云与GDS Conversant Network签订战略协议,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

万博智云与GDS Conversant Network签订战略协议,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

万博智云与GDS达成战略合作,携手进军东南亚市场。本次合作旨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高效的云迁移和云容灾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基础设施升级。深入了解HyperBDR等工具如何赋能当地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容灾真正应该聚焦什么?这一件事才最重要

容灾真正应该聚焦什么?这一件事才最重要

从传统备份到一键恢复,迈向真正的业务连续性保障新阶段
云容灾有疑问?点这里(Q&A第二弹)

云容灾有疑问?点这里(Q&A第二弹)

HyperBDR云容灾常见问题解答。本文详细解答关于HyperBDR产品操作、成本优化、技术功能等10个常见问题,揭示其如何通过无主机容灾方案,实现跨平台数据灾备,并提供高效容灾备份,帮助企业轻松应对跨云容灾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