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全补丁限制→ 非订阅用户将面临安全风险
最近有媒体披露,部分持有 VMware 永久许可证但未继续订阅服务的客户,自 5 月下旬起已出现无法访问补丁的情况,最长可能需要等待 90 天才能获得软件修复程序。 这些漏洞存在严重安全风险,其中包括 7 月中旬披露的高危漏洞——该漏洞允许对虚拟机具有管理权限的攻击者在主机上执行代码。 官方发言人虽证实未来会提供单独的补丁渠道,但至今仍未给出时间表。
此举引发客户信任危机:即使是合法使用永久许可的老客户,如果不在新订阅体系内,也可能面临“明知有漏洞却无及时修补措施”的局面,这意味着原本已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一旦接近到期,就可能为系统带来风险。这被看作是对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机制的威胁。
2. 产品聚焦大规模 AI 私有云→ 传统企业适配度下降
6月,Broadcom 正式发布基于订阅模式的 VMware Cloud Foundation 9.0(VCF 9.0),将原本可拆分的虚拟化、存储、网络等产品整合为一体化私有云套件,重点支持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与 AI 计算场景。这一战略转型意味着 VMware 的产品重心正向少数超大客户和高门槛应用集中,传统中小型企业在功能适配、技术支持和价格灵活性方面的空间被压缩,未来可能面临基础设施更新困难、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3. 合作伙伴制度再收紧→ 渠道压力增大
7 月 16 日,Broadcom 再次终止当前渠道计划,推出一个“仅受邀”参与的新 VCSP(VMware Cloud Service Provider)合作伙伴框架,宣布于 10 月 31 日停止非邀请合作续约,并取消 White Label 模式。这是 VMware 合作伙伴在 18 个月内的第二次重大重组。此前一次是在 2024 年初重构合作伙伴计划,将原有 4 级结构转为 “Broadcom Advantage Partner Program” 三层(Pinnacle、Premier、Select),并废除最低级“Registered” 级别。
在18个月内两次更改其合作伙伴计划,Broadcom 加速了其合作伙伴体系集中化,也迫使更多合作伙伴和客户面临紧迫的渠道转型压力和被动的技术迁移风险。
在此背景下,VMware 用户必须重新审视自身 IT 架构,寻找合适的替代与迁移路径。不同类型的客户因业务模式、合规要求与预算约束不同,其主要可行路线各异:
适合政府、金融、能源等对稳定性、信创合规要求高的企业。可选择华为FusionCompute、新华三CAS / UIS、深信服超融合 HCI、浪潮InCloud、SmartX等成熟国产厂商,实现虚拟化与存储一体化替代,同时支持分布式架构,简化部署与运维。
适合跨国企业或有国际业务的企业。可考虑 Microsoft(Hyper-V)、Red Hat(Virtualization)、Nutanix(AHV)等方案,兼顾稳定性与全球支持,便于与现有国际 IT 体系衔接。
针对云化程度高、追求弹性与快速创新的企业,可迁移至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AWS、Azure等公有云,或选择专属云模式,兼顾安全隔离与集中运维。
对于业务复杂或不适合一次性切换的企业,可平行运行 VMware 与新平台(可采用容灾到云平台的方式完成渐进式迁移,最佳实践见文章容灾渐进式迁移),逐步完成替代,降低业务中断风险。
VMware 替代是一次战略性架构调整,而非单一技术替换。企业需结合业务特性、合规要求与预算,选择最优迁移路线,确保平稳过渡并保持竞争力。
>>点击这里,免费获取《Gartner:2024 年服务器虚拟化市场指南报告》。
Tips:VMware代理商该如何突围?
面对 VMware 渠道政策收紧与客户替代需求的高涨,原代理商应拥抱国产化替代浪潮,迅速与新生态建立紧密合作,优先获取服务、市场与培训资源;另一方面,打磨迁移能力,投资培训迁移工具链。通过掌握跨平台运维与迁移技术,提供平台日常运维、策略优化、安全加固、资源调度托管等服务。
迁移过程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涉及到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以及多平台兼容性等多方面挑战。以下是替换VMware的过程中企业最常提到的五大“共识”:
1. 业务不中断
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迁移过程中如何保证业务正常运行,是否可以保障业务高峰期间,迁移复制会不会影响生产性能。生产环境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时,任何停机或性能波动都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服务不可用,从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客户流失。
2. 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
其次就是迁移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在源端与目标端的一致性,不会出现数据遗漏或损坏。尤其是涉及数据库、交易系统等场景,如果数据存在不一致,将引发严重的业务逻辑错误、审计合规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3. 迁移成功率和快速回滚
迁移成功率也是企业评估VMware迁移方案的重要因素,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迁移成功率?迁移因网络问题迁移中断,能不能断点续传?迁移后一旦新平台运行异常,是否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回退到原有VMware环境继续运行?缺乏高效的回滚机制会让企业在迁移时承担巨大风险。
4. 适配多类型工作负载,平台间兼容性强
企业环境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操作系统、复杂的平台架构和应用类型,客户需要迁移平台拥有广泛的兼容能力,如果因不兼容导致应用异常或性能下降,不仅影响业务运行,还可能迫使企业不得不延长迁移替换周期。
5. 大批量自动化迁移支持、操作易用
在大型企业中,迁移对象往往是成百上千台虚拟机,客户关心的是迁移工具是否能支持批量自动化迁移。易用性和可视化管理也是备受关注的,需要更快让技术人员适应自主运维操作,降低技术团队的学习成本和出错概率。
Tips:为什么采用三方专业迁移工具?
云厂商自带的迁移工具通常只针对自家平台优化,且在异构环境支持、操作系统兼容性上存在不足。而相较之下,以HyperMotion 云迁移为代表的第三方迁移方案在多架构适配、自动化与易用性上更专业。
HyperMotion以丰富的项目沉淀支持产品不断迭代,优化兼容性和易用性, 不仅适配 20+ 云平台、50+ 云版本,还兼容多个版本的操作系统,支持异构驱动智能适配,迁移全程自动化程度极高。支持源端VMware的无代理模式,可在无需安装迁移代理的情况下实现整机热迁移,主机无侵入,业务零干扰。配合三步向导式的极简迁移流程和多次迁移演练能力,不仅大幅提升效率,还能显著降低迁移风险,确保在复杂环境下平稳、可控地完成替代与切换。
在政府和金融等关键行业,替换 VMware 传统虚拟化平台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满足政策合规、安全稳定和业务连续性的综合考量。
政府行业:信创合规与系统整合的双重压力
近年来,政府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国家对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国产软硬件替代成为必然。替换传统VMware平台,构建符合信创标准的国产系统成为重点。迁移方案应关注:
金融业:高可用与复杂架构的博弈
金融行业数字化步伐持续加快,监管要求不断加强,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至关重要。迁移方案落地需遵循:
想要了解如何平滑、高效完成VMware迁移替代,点击这里>>立即获取VMware迁移操作指引
VMware平台的战略调整带来对市场的深远影响。企业用户亟需重新评估 IT 架构的可持续性与合规性,结合自身业务特性、行业监管及预算条件,选择适配的替代方案——无论走哪种路线,均需以业务连续性、迁移效率与平台兼容性,数据安全等为核心考量。
未来,企业的虚拟化与云基础设施选择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厂商,而是更注重生态开放性、迁移灵活性与长期服务保障。无论是用户还是合作伙伴,都应怀抱”当断则断“的勇气和决心,在变革中保持竞争力,助力企业实现 IT 基础设施的稳健升级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