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迁移,再调研——容灾渐进式迁移最佳实践


迁移通常是客户上云之前的最后一道门槛,对于集成商伙伴来说,云已经搭好了,最后上云一步往往难以跨越,这是为什么?

 

业务系统分散在不同平台,IT人员缺失,老旧系统无人维护等,碰到这样的甲方客户,集成商往往都很难办,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现场运维人员做前期调研,甚至请迁移厂商驻场,但这也意味着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且周期难以预测。这样巨大的迁移成本,让集成商对于提供云迁移服务望而却步,身边没几个咨询顾问,你都不好意思跟客户打招呼?!

 

在对业务关联性没有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大干快上的迁上云,系统能不能跑,有什么风险?恐怕没有谁敢打包票。但如何解决迁移调研和验证的效率问题?结合我们的产品特点和多年的迁移实践,大胆的提出一个渐进式迁移的思路:先迁移后验证,只需要明确业务系统组成范围和相关责任人,其他复杂业务问题:包括业务关联性、系统变更等,则后置在迁移验证阶段完成,在仿真环境完成。
 

大量的实践案例证明,这种迁移思路行之有效且效率高,为上云最后一公里扫清了障碍,也让集成商自助实现云迁移的门槛更低,这种迁移思路我们称之为容灾渐进式迁移:即充分利用云上虚拟网络隔离的特性,构建近似真实的仿真环境,而不影响正常的业务系统运行。通过构建与真实环境相同的网络地址段(与原有网络隔离,避免造成数据污染),将业务系统按照原有IP地址恢复至该网段内,这样仿真环境就真正的建立好了。业务系统的运维方在仿真环境中进行业务变更验证,并将步骤记录,而业务系统负责人在仿真环境从业务维度进一步验证。这使得我们通过验证过程发现问题完成调研,也让业务方能够安心进行验证后迁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迁移工具都可以实现“容灾渐进式迁移”,产品与云的亲和程度决定了一切。万博智云的HyperMotion云迁移工具,通过与云原生接口和资源的深度对接,实现了业务系统在云上高度自动化构建“仿真”环境。

 

之所以可以采用这种“容灾渐进式迁移”,也取决于我们的产品设计框架,万博的HyperMotion云迁移工具,是支持多次增量验证的迁移工具,即使迁移验证失败,也不需要全量数据重新迁移,只需要根据验证情况完善系统信息,再选择迁移增量数据即可。

 

 
 

这里我们演示一下,以HyperMotion实现OpenStack迁移且验证的过程为例:一个OA业务系统,占用1台主机。

1.选择待迁移主机,点击启动主机 


 

2.系统自动跳出提示框,选择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


 

这里演示的是OpenStack平台,除了对接常规的启动主机接口外,我们还深度对接了卷转移(Volume Transfer)接口,这样用户可以使用一个租户进行数据同步,而启动到另外一个租户内。

另外通过对接Cinder Backup接口,实现了Ceph存储的解除链式关系的问题。


 

在启动主机时,除了常规的规格、网络选项外,还特别针对迁移后不改变IP的问题,增加了指定启动主机IP的功能。
 

3.系统提示‘开始启动主机’,等待启动主机,系统提示“启动系统完成”。

完成主机迁移后,即可在目标云平台启动OA系统,验证迁移成功情况,而源端系统仍然可以运行。在业务负责人验证迁移成功情况下,再考虑清理源端主机上的信息。

 

除了采用容灾渐进式迁移模式外,为了将迁移前期调研的工作进一步简化,让集成商伙伴更易上手,我们通过大量实践的总结,形成了标准化的技术调研方案,进而将该方案形成研发需求,开发出调研及分析工具。调研工具的原理非常简单,主要分为三个主要功能:

 

功能一,通过网络扫描所有存活的主机,通过对nmap的封装,能够对用户局域网内存活的所有主机进行针对性扫描,同时扫描出开放的端口等信息。该步骤作为详细采集前的准备数据。

 

功能二,基于第一步扫描的结果,由用户业务方提供主机和密码等信息,如果是VMWare,则只需要提供vCenter或ESXi的用户名和密码,程序执行后将自动获取必要的主机详细信息,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

 

功能三,基于功能二的详细输出,根据迁移工具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的技术调研报告,其中包含迁移方法及预估的数据同步时间。

 

通过以上方式,在技术调研部分我们逐步形成了标准化和工具化,而上述调研工具我们也将逐步开源(github.com/hostminer)。关于这个工具,我们下回分解。

 

 
 

本文参考《容灾渐进式云迁移》 作者 老孙正经胡说 发表于云计算部落

老孙,万博智云CTO&联合创始人,阿里云MVP,腾讯云TVP,Ceph中国社区联合创始人之一,Ceph基金会中国区大使。专注于云原生迁移与容灾产品研发工作。

 

准备开始试用我们的产品了吗
点击试用

内容推荐

某政务云项目业务系统迁移调研最佳实践

某政务云项目业务系统迁移调研最佳实践 「知了Prophet」主机详细信息调研工具   项目背景   某国家部委云平台项目自2020年中旬开始建设云平台,后期期望将全部VMware主机迁移至国产云平台内,但是由于虚拟机数量较大,系统调研工作迟迟未能完成,导致项目严重超期。从2021年6月介入该项目后,我们通过「知了Prophet」自动化调研工具,快速帮助用户完成业务系统调研工作,还通过”容灾渐进式“迁移的理念打消了用户在迁移前的

超详细!VMware虚拟机迁移操作教程

为VMware虚拟机迁移提供从0到1的详尽操作指导

从VMware到华为云Stack,迁移利器出鞘!

近日,澳大利亚公司Computershare因为VMware政策调整“喜提”10-15倍账单,不得不选择将2.4万台虚机从VMware迁移到其他虚拟化平台。 正如外媒所说,此次事件只是个开始。面对暴涨的成本,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寻找其替代方案。从VMware到公有云、私有云还是超融合,客户因为行业、规模等背景不同,选择也各不相同,在选择目标平台时客户更关心迁移产品的效率和成功率问题,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产品的兼容性以及自动化设计程度。 华为云Stack(全称:HUAWEI

VMware到OpenStack备份容灾及其反向备份容灾解决方案

VMware与OpenStack在企业中应用广泛,HyperBDR作为云原生容灾工具,通过多种功能可实现它们之间高度自动化的异构平台备份容灾。

云迁移最佳实践:云迁移中存储资源池如何更换类型

编者荐语:用户前期把系统和数据盘都存储在SATA资源池,实际演练中发现SATA资源池内的主机运行过慢,需将数据盘移至SAS资源池,为了不影响整个迁移流程,团队决定直接修改卷类型,将用于数据同步的SATA卷通过底层同步至SAS资源池,不改变原有卷的id.以下文章来源于老孙正经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