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可信云大会:云迁移白皮书发布,万博智云参与撰写

2021年7月28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21年可信云大会”在京召开,万博智云CTO孙琦应邀参会。会上,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院正式发布《云计算白皮书》。

 

在云计算市场的逐步扩大的大背景下,云迁移成为刚性需求。云迁移并不是一个迁移软件工具,而是一种云计算服务。随着云计算的持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业务数据和应用迁移到云上,以寻求更快更具可扩展性的部署以及更低的成本。云迁移作为加速政府与企业上云的保障,其发展会带来转型与变革,预计会表现在四个方向。


企业核心应用逐步上云

随着大量企业边缘系统业务上云并稳定运行后,企业也会将核心应用系统逐步上云,例如:制造行业的ERP、CRM、医疗行业的HIS、PACS等关键应用系统。传统上,由于这些核心系统对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性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任何系统的中断都会对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因此选择传统IT基础架构。随着云平台的稳定性和性能的逐步提升,云环境完全有能力承载用户的核心应用系统。


迁移工具和平台不断完善

不同于传统物理环境下的应用构建,由于云原生的特性,用户的数据被分散在不同的云服务中,这就要求对于不同的云原生服务需要不同的迁移工具实现。为了解决用户上云问题,各大厂商纷纷提供各自针对不同云原生服务的迁移工具,例如:云主机、数据库、对象存储等。

 

但是目前这些工具比较分散,无法从业务维度对用户迁移进行统一迁移。所以未来,一定会出现聚合性平台,以业务维度视角对用户业务系统进行一站式迁移。

混合云目前是云平台建设中的首选方案,所以也要求迁移工具能够更好的对多云环境进行适配,满足用户跨云迁移的需求,真正实现用户业务系统在多云之间的自由流转。

 

基于云迁移策略,各种云迁移工具也随之应运而生。在传统迁移中,由于物理上的限制,往往以冷迁移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随着底层基础硬件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以存储技术为为主要手段的热迁移。到了云迁移时代,将传统存储级别差量复制技术与云原生编排能力相结合的新型迁移工具逐渐成为主流。2019年初,AWS在和Google的收购战中获胜,以超过2亿美金的价格成功的收购了以色列云原生迁移与容灾公司CloudEndure。2020年12月,Google宣布收购数据管理及灾难恢复厂商Actifio,提高自身的云在迁移与容灾场景的竞争能力。可见,工具作为解决云迁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是各大云厂商争取用户的最佳抓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业务系统上云的比例逐步提高,但是又不得不面对单一厂商锁定的问题。所以,很多企业客户选择混合云作为长期的云平台建设战略。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选择具有多云混合管理能力的云管理平台(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进行资源和流程的统一调度管理。但是长久以来,大部分云管理平台只能在控制层面进行资源调度,在数据流层面上涉猎较少。为此,2018年Gartner 对云管平台定义了十大模块,就将迁移和容灾能力作为单独的模块提出。所以从这个趋势上我们不难发现,云迁移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在多云环境下,云间数据的流转将成为未来云环境下的一种常态。         

图为Upcoming Research: 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s

 

云原生成为迁移的关键驱动力
 

从AWS 6R的迁移策略上来看,目前绝大多数的用户选择使用重新托管(Rehost)方式作为上云的“最短路径”。但是在上云后,还需要持续的对云上架构进行优化和改造,最大程度的享受上云后的红利。

 

云原生作为业务快速迭代创新的利器,势必成为企业迁移上云的重要推动力。利用云原生方式对原有应用架构进行逐步优化,企业能够快速响应需求,提高持久化交付能力,应对业务突发情况下的弹性伸缩。同时,云原生架构可以更好的提升业务稳定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企业内耗。


专业服务市场将不断扩大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客户整体IT服务以及云相关服务市场预算缩减及项目延缓导致整体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指由独立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云环境下的咨询、开发、迁移与运维服务)受到较大冲击。2020年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规模为6.8亿美元,增速降至21.4%,对比2019年增速下降了61.2%。

 

IDC预测,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在2020年到2025年间将保持40.6%的复合增长率,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7.4亿美元。

图为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2020年成为企业上云、用云的分水岭。2020年之前,更多企业探讨的是上云,更多关注的是基建层面;而2020年更多企业的需求转换成为用云、用好云,进而赋能业务发展,更多关注的是应用层面和公司整体战略层面的转型,这就要求云管理服务商需要具备从客户上云前整体项目规划咨询到部署、迁移、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目前不少云管理服务商已经开始探索并在积极拓展自己的服务能力,为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万博智云积极推动行业生态建设

万博智云作为云服务管理领域的创新企业,致力将云服务管理产品化标准化,帮助企业更快上云,更好用云。在信通院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助力金融、政务、医疗、能源、交通、制造和教育等不同领域的企业成功采用云技术打造适合自身的云服务,并助其从数字化转型中获得最大价值。

 

万博智云积极响应信通院云计算产业联盟的标准制定工作和会议组织,为行业的标准化推进和生态发展贡献绵薄力量。本次云迁移白皮书的发布,我司有三名同事参与撰写并署名。

万博智云CTO孙琦,凭借在开源及云计算领域的深厚积累荣膺2021可信云标准专家

 

 

准备开始试用我们的产品了吗
点击试用

内容推荐

万博智云携手Sejel与Wisys深耕沙特市场,共推云容灾解决方案

 万博智云,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与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期宣布与沙特两家知名企业Sejel和Wisy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推广高效、创新的云容灾与迁移产品,并提供一流的服务于中东市场。 万博智云一直致力于跨架构的数据流转场景,以其前瞻性的技术和灵活的部署方式,为企业提供了一条从传统IT架构到云计算平台平滑过渡的路径。从传统到云的演进在不同地区的进展差别巨大,但我们关注到博通收购VMware并进行营销策略调整后,给全球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一致的。客户开始重新意识到单一平台的依

标准化研究院云迁移相关能力要求发布,万博智云参与标准和白皮书编写

近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万博智云CTO&联合创始人孙琦受邀出席,于7月2日下午云迁移分论坛中,发表演讲。  孙琦对云迁移的成本分析与优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观点一:在传统环境到云上迁移时,标准化程度低,工具无法替代人观点二:工具化程度越高,在迁移阶段各个阶段都会减少人力资源投入,缩短整体项目周期观点三:在云到云的环境中,标准化程度较高,工具可以满足自助化服务的需求观点四:在广义云迁移上,要合理使用

上云容灾,万博智云携手T-Systems墨西哥深耕拉美市场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T-Systems墨西哥现在正式成为OnePro Cloud在墨西哥的服务合作伙伴!这一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我们致力于帮助墨西哥及其他地区的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增强其云能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德国电信的子公司,T-Systems在提供集成的端到端IT解决方案方面的专业知识享誉全球。该公司在推动电信、金融、医疗保健和公共部门等多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享有盛誉。凭借在提供创新IT解决方案方面超过25年的经验,T-Systems México已成为希望通过先进技术实现运营现代化、优化

万博智云:标准化与平台化双向装备,扎根云服务赛道的第一棒

编者荐语:亿欧记者唐楠从万博智云的核心技术产品与构建服务平台的转变入手,对万博智云走上了“工具+平台”的创新赛道进行了深入解读。亿欧EqualOcean是一家专注科技+产业+投资的信息平台和智库;亿欧EqualOcean立足中国、影响全球,用户/客户覆盖超过50个国家或地区。本文转载自亿欧 记者 唐楠[亿欧导读]万博智云从云迁移入手,基于云原生架构的理念与自研技术实力,从企业客户的需求服务者逐步

信通院巴塞展发布,云迁移入选企业出海经典案例!

HyperMotion云迁移成功入选“云帆行动”数字企业出海典型案例!

万博HyperBDR云容灾软件V3顺利完成华为鲲鹏云兼容性测试认证!

鲲鹏技术认证证书最新消息,万博HyperBDR云容灾软件顺利完成华为鲲鹏云服务兼容性测试的认证,获得华为技术认证书。  万博云HyperBDR容灾软件企业级云原生全栈式容灾软件,统一纳管企业线下(本地端)和线上(云端)系统,实现跨平台/架构的完整保护和高速恢复。 云原生容灾以备份为核心,以迁移、恢复和高可靠为业务场景,实现多云之间的自由流转,最终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万博智云的HyperBDR云原生容灾软件要解决三方面能力:一、以数据为核心,让数据在多云之间互相流转。